PET/CT检查前,医生常说:“禁食,但可以喝水。”
这时候,很多患者一脸困惑:
到底喝多少才合适?
我是不是应该现在就猛灌几杯?
检查完是不是也要接着喝?
喝水真的能帮忙找到病灶吗?
今天这篇文章,我们就来一次系统讲清楚:PET/CT检查中的“喝水策略”!
一、为什么PET/CT检查要喝水?
PET/CT是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剂(如18F-FDG),来观察身体某些组织的代谢情况。检查过程中喝水有以下重要作用:
1.扩张空腔脏器:水能使胃、小肠等原本塌陷的空腔脏器扩张,改善图像质量;
2.加速药物排泄:没被病灶摄取的放射性药物会经尿液排出,喝水能加快排泄,减少残留放射性对图像的干扰;
3.降低辐射剂量:通过频繁排尿,有助于减少膀胱等组织受到的辐射暴露;
展开剩余76%二、何时喝水?喝多少?怎么喝?
我们把检查流程分成检查前、检查中、检查后三个阶段,分别讲清楚喝水的时间、方式和注意事项:(以18F-FDG为例)
01检查前(空腹期)
时间段:注射18F-FDG前的4~6小时,需禁食但不禁水。
喝水建议:
类型:清水,避免含糖饮料、咖啡、茶; 总量:约500~800ml; 喝法:少量多次、小口慢饮,避免短时间内大量灌水。目的:
使胃肠道适度扩张,便于消化道结构显影; 使膀胱适度充盈,避免膀胱壁塌陷造成显像困难; 帮助提高静脉注射后药物的全身分布均匀性。特别提醒:
有些检查或特殊部位需求,可能需限制饮水,请遵医嘱; 若患有排尿困难、心衰、肾功能异常,请提前告知医生。02检查中(注射FDG → 等待显像 → 扫描)
时间段:从18F-FDG注射后休息等待,到正式进入PET/CT扫描前。
喝水建议:
总量:建议继续饮用500~1000ml清水; 喝法:分多次饮用,每15-30分钟饮水1、2次,每次100~200ml; 配合排尿:期间每1~1.5小时排尿一次,保持膀胱“低背景”。 在上机扫描前需较快速地一次性饮用500-800ml水,使胃充盈、显像更清晰。目的:
稀释并尽快排出未被摄取的18F-FDG; 降低膀胱、尿道等区域的图像伪影; 提高病灶识别率,尤其是腹盆腔、输尿管、前列腺等邻近泌尿系统的部位。特别提醒:
排尿后不要“憋尿再等一次性扫完”,维持动态排尿频率更重要; 喝水过程中不能剧烈活动或走动,以免肌肉异常摄取FDG,影响图像;03检查后(完成扫描)
时间段:完成扫描后24小时内,直到体内放射性物质基本代谢完。
喝水建议:
总量:一天饮水量1500~2000ml; 排尿频率:每2小时排尿一次,不要憋尿; 方式:可搭配日常活动,如散步、洗澡帮助代谢。目的:
快速排除残留放射性物质; 减少身体、特别是泌尿系统的受照剂量; 降低对他人的辐射影响(特别是儿童、孕妇需保持距离)。三、你还需要注意这些小细节
服药问题: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患者请提前告知医生,是否可以正常喝水或服药视具体病情判断;
特殊检查类型:部分检查可能要求限制喝水时间,请听从检查说明书或技师指引;
饮水过量警惕:不建议一次性快速大量饮水,以免造成稀释性低钠血症或引起不适;
总结一下:
编辑:核医之窗编委会
排版:滕菲
审校:核医之窗宣发组
参考:高核医疗核医学数据库
声明:部分内容及图片参考于网络,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核医之窗编委人员删除
发布于:北京市顺发配资-可靠股票配资网-配资平台资讯-股票配资手机版下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